市面上各种笔记软件已经比比皆是,各种笔记软件的推荐和对比文章更是多如牛毛。咱这里就不一味地重复了,不贴图,仅简单说说,并且分享我的思考与做法。
我的选择观
选择一款软件首先就是要明确自己的需求,也就是先想明白自己最需要的功能是哪些。其次则是对市面上的产品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。不同的产品有各自的使用方式和侧重点,比如,有的完全在云端;有的侧重于团队协作。
目前市面上大约有这些:Obsidian、Notion、思源笔记、语雀、OneNote、飞书、为知笔记、印象笔记、有道云笔记
只有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和常见产品的特性,知己知彼,才能找到合适的产品,双向奔赴。
不过咱还要分享咱的一个看法,那就是,要重视数据安全,不要把自己数据的安危完全寄托在某一个软件上面。试想,某一个软件停止维护了,甚至云端数据突然无法访问,你的数据该如何是好?
所以请对笔记软件做额外要求:不要使用无法导出数据(或导出功能不好用)的笔记软件。如果它不让你轻易导出数据,那它就是认为 它的商业利益高过你的数据安全 ,想把你终身绑定到它上面,直至大厦崩塌……
为了您的数据安全,请认识到,保存在云端、封闭软件、封闭格式内的数据并不可靠(如聊天记录,无奈),请及时将重要数据另存,并备份。
我的方案
目前咱还在使用的有这些:Obsidian、OneNote、Notepad3、手机自带便签。由于咱暂时没有多端同步和协作需求,所以暂未涉足其余的部分比较知名的软件。
Obsidian
目前主要在用的。它完全本地化,并且以 markdown 等开放格式保存数据,而且足够成熟,值得作为首选使用。这篇文章就是先用它写,然后移动至 VSCode 来发布的。其实也可以在 VSCode 项目下创建 Obsidian 目录,不过咱还有很多其他不打算发布的笔记,路径比较乱,等有空再整理了。为什么我不完全用 VSCode 写呢?因为我不是一个极客。
关于同步方案,用 git 同步是最靠谱的,不过如果你想使用别的一些同步软件,需要注意的是,Obsidian 每输入一个字就会保存一次,可能会导致非常频繁的同步,浪费性能,覆盖历史版本。
OneNote
虽然它的缺点非常多,冥顽不化,但有两点很重要,导致它几乎不可替代,就是:它的笔记的结构不是线性的,而是可以任意地排布,东一块西一块;而且,它支持的内容也非常丰富,图片、涂鸦、富文本随便使用。这在需要即时记录的场景下非常重要(比如看网课),因为你没时间梳理内容、敲那些格式符号。可以通过打印为 PDF 来导出数据。不过咱已经很久不用了。
Notepad3
大道至简,返璞归真。 它是记事本的全面加强版,有语法高亮、高级搜索等重要功能。咱的很多待办事项、零碎记录、个人计划,都是通过它记录在文本文件上面。
手机自带便签
咱不把手机当做 生产力工具,在手机上也没什么笔记需求,直接用手机自带便签就可以了。也可以插图片,自带云同步,偶尔有需要也可以在网页端查看。
另外呢,咱偶尔也会把待办记到 QQ 聊天框里的说。以前还用过 myBase 7,感觉挺好的,不知道为何火不起来。